國家電投山西鋁業環?;菝裆V山換新顏
作者:鋁單板廠家 來源:www.djgfire.com
幸福的種子,正從田野上生根發芽。8月27日,記者驅車前往地處原平市東北部的“社會主義模范新農村”——上木章新村。一條平整的硬化道路直通村內,數排嶄新的房屋排列有序,幾個村民正圍坐在家門口輕松自在地拉著家常。在這個閉塞偏僻卻環境優美的小山村,處處洋溢著幸福溫馨的味道。
從老舊的危房到寬敞的新居,從“靠天吃飯”到“就近打工”,幾年來,全村村民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極大改善。而這,皆得益于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有限公司(山西鋁業)完成的上木章村易地搬遷工作。
2002年10月,適逢全省經濟發展面臨轉型跨越之際,由山東魯能集團公司和山西經濟建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山西鋁業應運而生。歷經十幾年的融匯發展,毗鄰滹沱河畔的山西鋁業緊扣時代脈搏、勇于革新,逐漸走出一條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經營之道,被譽為“花園式工廠”。
生動的環保藍圖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了彌補工業化發展給當地帶來的生態損害,山西鋁業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對當地的工業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成為國內氧化鋁企業中首家實現廢水零排放、使用城市中水的企業。
眾所周知,在生產氧化鋁的過程中,赤泥作為一種性質獨特的棄渣,對環境污染嚴重?;诖?,山西鋁業投入巨額資金分別在原平市中陽鄉上封村、上木章村啟動兩座規模巨大的赤泥庫,通過長期以來不斷地探索投入,在環保管理方面取得極其顯著的成效。
赤泥表面噴灑固化藥劑、秸稈井田固沙、廢舊濾布鋪蓋、覆土綠化、抑塵網鋪蓋、土工布和碎石鋪設抑塵研究……作為山西鋁業的一期赤泥庫,上封赤泥庫從啟用到閉庫期間,山西鋁業積極開展各項抑塵試驗,目前,庫內已全面鋪設土工布80萬平方米,抑塵效果顯著。
上木章赤泥庫是山西鋁業的二期赤泥庫,占地面積1697畝,設計總庫容3427萬立方米,總壩高120米,屬于二等山谷型尾礦庫。在建設期間,由于赤泥壓濾設備不斷成熟,山西鋁業將原濕法排放赤泥改造為干法堆存,在保護生態的同時,還杜絕了環境污染事件和潰壩等安全生產事故,且為上木章周邊居民營造了一個綠水青山的宜居環境。
在上木章赤泥庫下庫投運前,山西鋁業出資5000余萬為上木章村民新建了適宜居住的現代化安置房屋,共計解決搬遷居民約76戶,為周邊解決了共計200個就業崗位。
美麗的綠色礦山
天空一碧如洗,群山浩瀚蒼茫。穿過五臺縣郊外的盤山公路,道路兩旁綠意盎然,自然環境云光天影,山西鋁業一期百萬噸氧化鋁項目的配套礦山——五臺天和鋁土礦便坐落其中。
油松、沙棘、楊樹、槐樹、榆樹、苜蓿、荊棘、檸條、紫穗槐……置身于偌大的礦山中,一派生機祥和的景致盡收眼底。近年來,五臺天和鋁土礦秉承“邊開采,邊復墾”的原則,以打造綠色礦山為目標,根據《土地復墾方案》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通過對土壤培肥,種植植物等方式,對礦體進行復墾綠化、補植補種,截至目前礦山損毀土地面積185.1719h㎡,實際完成177.575h㎡,墾綠化率95.9%。并分別于2016年和2019年通過五臺縣主管部門階段驗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將礦山生產實踐與科研有機相結合,五臺礦與忻州市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合作,在礦山采空區開辟百余畝試驗田。2018年,五臺礦將部分復墾綠化的內排土場提供給五臺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作為光伏發電項目場所使用,使得光伏發電項目如期并網發電,實現了預期效益,達到企地共贏效果。
藍天白云,森林廣袤,是夢想,亦是擔當。今年,五臺礦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二合一方案)、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及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并結合實際,持續做好后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全力打造綠色礦山。
夢想繼續,奮斗不息。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將“綠色”概念持續融入整個企業建設的血脈中,逐步實現更深層次綠色礦山的內涵,是山西鋁業正在努力的新時代使命。